先說在台灣所謂的「共學」有兩種。一種是找老師開主題課程,常見的課程如:籃球、足球、感覺統合、律動、黏土、繪畫、英文等。如果不想噴錢,還有另一種模式的共學,是由媽媽帶領讓孩子可以共同學習的課程。通常是不收費(或酌收材料費),課程內容由媽媽們自行設計,主要是讓孩子可以在共學當中除了有認知or技能上的學習,也可以增加其社交活動,發展社交能力。(其實媽媽也很需要有伴呀!!!)

而我呢,一年多前覺得自己在家帶三個小孩太廢,似乎應該要督促自己讓孩子有計劃的學習,於是成立了社區媽媽的共學團體。當然,還沒自己設計過共學教案的我,心臟很大顆(到底哪來的勇氣??!),就是秉持著一股熱忱,上網糾其他有意願的媽媽參加。

雖說高中學過幼兒教保活動設計(雖然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也參加過一些自主共學團體。還是有一點點經驗可以分享,這一年我到底是怎麼「生」出這些課程。

20181017熱氣球_200326_0005

 

首先,大概介紹一下我設計的課程流程,因為考量學齡前幼兒專注力短暫,所以短短一個小時的共學,會轉換幾種不同的活動。但大多目標扣緊同一個學習目標或主題。

1.歡迎歌-3分鐘

2.律動-10分鐘(不用變換太多首,讓孩子可以熟悉、反覆唱)

3.主題故事-5分鐘

4.手作-20分鐘

5.實驗、體能遊戲(偶爾會穿插在活動中)

35主題火山_200326_0032

如何訂主題?

我通常會從「繪本」找主題,確定主題後,方向和目標就差不多卻訂了。另一種是先想到主題,但沒有繪本怎麼辦呢?這時候,小孩的手動偶就非常好用啦!管他是巧虎還是佩佩豬,只要能把手伸進去操作角色扮演的都可以來場自導自演的小話劇開啟共學主題。(下面照片是我們一個英文專長的媽媽,透過手動偶來帶活動吸引孩子注意)

20191211小葳媽咪共學_200326_0039

另外,可以從現有的環境、材料、節期想主題。譬如,有一陣子我們教會的桂花樹開了(我們的共學教室在教會),我就蒐集桂花裝進小布袋裡,讓孩子聞聞看是什麼味道,在讓孩子們到庭院找一找,味道是從哪裡來的。之後帶進Usborne「花如何生長」的繪本。手作就讓孩子自己畫花,最後進行紙花開的毛細現象實驗。

20181024花花世界_200326_0008

有時候,也可以從教學目標來設計課程。譬如我的教學目標在訓練還孩子的觀察力及專注力。那我就可以設計許多訓練觀察力的關卡,讓孩子去闖關。像是把東西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拼圖,還有類似找找書或是無字的這種繪本,讓孩子觀察。

 

共學內容哪裡找?

除了相關的書籍,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源。推薦一個app,叫作Pinterest,裡面會有非常多的idear,可以輸入英文搜尋,會有很多國外的資源可以參考。

  

再來,可以看看家裡有沒有適合的玩具像是雪花片、加加積木,可以帶入數量、顏色辨認分類、手指小肌肉訓練。建構類積木,可以訓練創意、形狀辨認、問題解決、立體概念的能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使用磁性積木會比較容易組合)

IMG_3906

IMG_3911

拼圖類,可以訓練手眼協調、觀察力、專注力、挫折容忍力等,球類可以訓練大肌肉、感覺統合。大一點的孩子則是可以玩桌遊。

20181121看見了_200327_0004

貼紙、色紙類,撕撕貼貼非常適合年紀較幼小的孩子訓練手眼協調跟小肌肉發展。這些都是便宜又好用的工具。

20191113共學_200327_0006

顏料也是我非常喜歡帶孩子玩的遊戲,可以帶他們認識顏色的結合、變化,帶他們設計自己喜歡的衣服、創作繪畫等。顏料可以發揮的範圍變化非常多,舉凡吹泡畫、滾珠畫、抽繩畫等...。

2019124_200327_0023

 

萬事起頭難,如果因為沒經驗就遲遲不前,那肯定沒有機會啦!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相信會越來越順手的!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分享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共學 教材 課程
    全站熱搜

    溫柔婉約的小北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